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育人品牌

10月29日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综合楼607会议室举行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。理事长李兴、党委书记王德平、校长赖章盛到会指导,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会。会议由党委委员刘冬春主持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育人品牌
会议凝聚了“规范为基、特色为魂”的改革共识。刘冬春就学院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部署:一是深化“问题式专题化”课堂改革,推动教师人人展示、课堂从“学生被动听”转向“学生主动爱”;二是着力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,将已趋成熟的“重走长征路”“重走南方三年游击路”等实践体验,系统升级为融专题授课、实践体验、反思提升于一体的省级金牌研学课程;三是拓展社会服务,持续深化“薪火梓坑·红韵天门”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。研讨环节中,校领导为教学改革指明实施路径。赖章盛要求,思政课须深研理论、活用资源,让课堂真正“活”起来。王德平强调,要在把牢政治方向的基础上,通过课前微课程、分层教学等创新方法提升实效。李兴指出,要集中力量将“重走长征路”“重走南方三年游击路”两堂行走的思政课打造成金牌课程,并与专业建设、校企融合深度结合,赋能学生职业素养提升。

为确保改革落地见效,会议明确了三项攻坚任务: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设计一门专题教案,上好一堂专题课;分批组织教师参与实践带队;系统提炼学生实践成果,构建从教学到实践再到反馈的完整闭环。

来源丨马克思主义学院
初审(校)丨曾琳芳
复审(校)丨郭   林
终审(校)丨郭厚文

相关新闻